央妈难做:想得太多能做的决定太少

2014年11月24日 01:19  北京商报 微博 收藏本文     

  杨绛说,你的问题在于,想得太多,书读得太少。央行[微博]的问题在于,想得太多,能做的决定太少。

  央行在11月21日宣布降息,犹如巨石投湖。分析师们迅速划分阵营,有人抚掌,降息是在对的时候做对的事情;有人蹙额,不是说好不放水吗,怎么说一套做一套。

  “央妈”难做。中国经济当前处于弱增长+低通胀的组合,它的前面是一个黑洞,即通缩。在央行宣布降息的两天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公布新“融十条”,纾解融资难。一天前,银行间市场突然闹“钱荒”。这对央行构成了压力。

  央行的货币政策,总是承担了太多的目标。除了标配的控通胀和保就业之外,还担负着稳增长、稳出口、稳金融和稳改革的任务。特别是,目标之间还存在着消长关系,因此央行“玩球”的手要非常非常快,才能保证这6个球不掉下来。相对于多重目标,央行的货币政策,定向操作也好,货币工具创新也好,降息降准也好,都是一个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次优选择。

  中国的融资难,不是货币总量的问题,而是货币结构的问题,这基本上是一个共识。大量的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成本高昂,甚至在“白市”融不到钱,而被迫去高利贷和非法集资这样的“黑市”完成拆借。与之相对应,大量国有企业“子凭母贵”,凭借“所有制优势”获得廉价贷款,甚至转身成为贷款的二道贩子。

  央行的难题在于,选择大水漫灌,处于融资链条低端的中小微企业固然雨露均沾,能喝上一口汤,但处于融资链条顶端的国有企业更是一口气吃成了胖子,产能过剩,无心技术革新,拒绝退出市场,靠着新贷还旧贷,与只进不出的貔貅无异。“4万亿”的老路就在不远前,前者就是当前过剩产能和高杠杆的渊薮。

  选择精准滴灌,收紧市场的流动性,为此央行放弃了常规货币工具,而是研发出SLO、SLF、PLS、MLF等创新货币工具,定向输血想要输血的行业和企业。但现实是骨感的,钱要么在金融系统流转,要么流向国企和房地产行业,银行不可能与自己的“嫌贫爱富”本性背道而驰。于是,在流动性吃紧的情况下,中小微企业更容易被打进冷宫,死掉。而央行的种种创新货币工具,走了计划调控的老路,这又是与市场化改革格格不入的。

  格局决定利益和选择。大水漫灌和精准滴灌的两难,造成了央行的任何货币政策都只是次优选择。“央妈”没法取悦所有人。

  市场再平衡有自己的铁律,去过剩产能和杠杆化之后,一定是在一个更低的产出水平出清。市场要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和落后企业,为先进产能和先进企业留出路来。落后产能和落后企业迟迟不退出市场,消耗着市场效率,加大企业并购的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始终是中国经济的祸害。降息,以及可能打开的降息通道,是否再次将这些貔貅企业救活,成为市场最为担心的问题。

  结构性融资难的背后,是金改的困境。在扩大金融业市场竞争和增加金融市场供给的金融改革尚未到位的情况下,放不放水,怎么放水,对于央行而言,都是两难。

  更进一步,这不仅仅是金融改革的问题,是整个市场化改革的问题。如何约束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债务扩张,如何真正保证企业在所有制面前一律平等,如何保证各种要素资源有效率的分配,这都不是央行所能决定的。在刚性兑付和隐性担保之下,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对利率毫无弹性,央行也就建立不起来利率走廊。若如此,利率市场化终难实现最后的“惊险一跳”。

文章关键词: 货币政策央行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北大与女留学生发生性关系副教授被开除
  • 体育CBA-李根补篮准绝杀北京胜 新疆胜广东
  • 娱乐《推拿》成金马奖大赢家 陈建斌夺影帝
  • 财经央行降息后六大城市房价有望反弹(名单)
  • 科技人人影视等关停背后的整顿风暴
  • 博客林青霞罕见谈及丈夫邢李原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濮存昕将现身教育盛典 教育APP哪家强
  • 张庭宾:降息使人民币贬值压力增大
  • 叶荣添:A股将连续暴涨 满仓
  • 叶檀:降息不是调控中国经济的仙丹
  • 徐彪:央行降息背后的大逻辑
  • 徐斌:股市泡沫正兴起 牛市刻不容缓
  • 许一力:为何是降息而不是降准?
  • 郭世邦:降息难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
  • 易宪容:降息能否救起危机中楼市
  • 鲁政委:人民币的SDR“龙门”
  • 水皮:降息是利好、利好、还是利好